俯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9月13日攝)。新華網 劉起 攝
與撫仙湖遙遙相望,位于云南省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猶如一座“鑲嵌”在山林之間的神秘寶庫,作為我國首個建在化石地遺址上的自然博物館,該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標本6萬余件,其中尤以5.2億年前的澄江生物群為代表,揭示了寒武紀時期的生命演化進程。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內的化石(9月13日攝)。新華網 劉起 攝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內的化石(9月13日攝)。新華網 劉起 攝
據了解,該館主館展廳分為三層,分別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三個主題講述澄江化石及其在生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地球生命長河中曾經存在過的生命遺跡和澄江的地質歷史變遷。此外,館內來自非洲、美洲的標本以及草原、雨林、極地、濕地等動物生活場景,也體現著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昆明魚”化石標本(9月13日攝)。新華網 劉起 攝
科技讓化石“活”起來(9月13日攝)。新華網 劉起 攝
據介紹,為了讓化石“活”起來,在展示方式上,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采用了VR、AR、OLED柔性屏幕等現代光電技術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同時配合200余個多媒體視頻,讓展陳充滿科技感,為大眾提供了更加有趣的視聽體驗。(完)(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