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山區“回眸‘十三五’奮進新西山”社會民生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舉行。
“我們的醫療衛生人才較 ‘十二五’翻了一番,城鄉‘30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進一步完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防控體系也逐步規范和完善?!蔽魃絽^衛健局負責人介紹,西山區已逐漸形成以養老機構為主干、居家養老為基礎的醫養結合工作格局。
在“教育強區”方面,自“三名工程”啟動以來,西山區先后引進省內外名校合作辦學共10所,優質教育資源得到全新布局。為破解轄區無特殊教育和鄉村公辦幼兒園不足等歷史難題,成立西山區特殊教育學校。還在春苑小學、團結龍潭中心學校四年級兩個班級之間,開展“1+N”遠程同步互動課堂教學先期試點,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發展水平,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20年1月起,又新加入12所城鄉小學,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
在民生保障方面,西山區城市低保標準、特困供養標準比“十二五”末提高了20.7%和30.8%,累計發放低保金、特困供養金達2.2億元,價格臨時補貼600余萬元,惠及6000多戶家庭;發放臨時生活困難救助、醫療救助資金達1148萬元。(記者 姚丹蘋 實習記者 徐劍)
[責任編輯:
徐華陵
]